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» 专家谈
专家谈

1.什么是U=U

渎检测不到病毒-不具传染力)概念作为运动口号。具体内容是指接受抗病毒治疗且病毒载量持续检测不到的HIV感染者,通过性行为将HIV传染给其在2016年Prevention Access Campaign首次提出U-U(undetectable=untransmittable,持他人的风险小到可忽略。2018年,在荷兰举行的世界艾滋病大会上,英国学者将这个概念分享给各国的参会学者。目前,该共识已成为国际防治HIV感染的重要理论之一,我国对止,也逐渐熟悉和接受。U-U的提出,强调了长期持续有效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性,让“HIV治疗即预防”有了理论依据,改变了目前在艾滋病防治领域公共健康和医疗的整体策略,对提高HIV感染者/AIDS患者治疗的积极性、服药依从性有很大促进作用,并对进一步降低HIV性传播和母婴传播有着重大意义。

2.U-U就可以高枕无忧吗

首先,瑞士国家艾滋病委员会声明的重点和前提是HIV感染者没有其他性病,U=U是关于HIV传播风险的研究声明,然而对于众所周知的乙肝、丙肝、梅毒、衣原体、淋病尖锐湿疣等,仍可通过无保护性性行为传播。过度解读U-U,把安全套束之高阁万不可取。

其次,要做到真正的U-U,就需要达到“持续检测不到病毒”这一目标,真正的“检测不到病毒”的阈值通常指血液中病毒载量水平低于40拷贝/mL。研究显示,病毒载量低于200考贝/mL的HIV感染者即不具传染力,因此在U-U概念中“检测不到病毒”与“达到病毒学抑制”互通。鉴于部分地区的病毒载量检测下限是50拷贝/L,或者没有进行定期、持续的病毒学监测,都不能满足真正的U-U。U-U有在第一个U(undetectable)实现的前提下,第二个U(untransmittable)才可以实现。

总之,针对中国HIV感染的不同背景、不同人群,推广U-U的意义存在不同的策略宣传U-U概念的初衷并非鼓励达到病毒学抑制的HIV感染者肆意进行无保护性性行为,而旨在以此鼓励更多的患者甚至所有HIV感染者积极接受治疗、提高服药依从性,以及为HIV感染者/AIDS患者去污名化,让他们可以无碍地被家人社会接受,消除艾滋病歧视,从而更有效地控制HIV传播。因此,U-U并不是高枕无忧,是需要在这个概念的基础上,继续强调持续行为干预和健康教育。目前,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仍是首选,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PrEP等方法多渠道预防HIV的传播。